是日天氣: 晴 最高溫度: 33.5 度 最高的紫外線指數: 12
( 其實也許太過風和日麗了吧... 很炎熱呢)
路線 : 石璧 > 鳳凰徑第八段>鳳凰徑第七段>大浪灣>分流 (東灣)> 響鐘坳>根頭坳>二澳舊村>二澳新村 >牙鷹角>南涌村> 大澳
即地圖上的綠點 "U 形" ,由右至左,全程約16公里。
在東涌吃過早餐後,乘往大澳23號巴士至石壁水塘的壩尾下車(11:40a.m.),塗上了防曬油後就從宏貝道路口轉入引水道一直走,走得時候比較沉悶,因為除了路勢平坦之外,風景都是一般而已,在途中更見到前兩週的山泥傾瀉後的痕跡,有些更阻塞了引水道。在前行期間看見有許多蝴蝶及蜻蜓在四飛,想不到亦會有牛出沒呢。另外,在這樣炎熱的日子下,想不到除了我們外,還有兩位外國情侶在行山,看來大家的目的地都是分流,不過他倆的行速比我們快得多呢。沿著鳳凰徑第8段前行,直至看到「分流古堡」標誌便下山去,在這裡才是正式的分流之路呢。(走到這裡已經花了1.5 - 2小時了)
踏入鳳凰徑第7段,這裡的路與剛才的截然不同,是真正的山路,風景也美得多,當然危險性也高了不少。在此路我們又與別人同行了,不過這次不是外國情侶,而是中電的維修人員,帶備了望遠鏡的他們,看來在找那條電線杆出了問題呢。從鳳凰徑上遠眺今次的目的地之一 - 分流 ,一個大大的半月海灣的分流東灣,「金線分流」奇觀叫我印象很深刻。
分流
分流岬角位於珠江與太平洋水域分界,是為鹹淡水交界處。海水分流至澄青色及濁泥色,故稱謂「分流」。
分流岬角位於珠江與太平洋水域分界,是為鹹淡水交界處。海水分流至澄青色及濁泥色,故稱謂「分流」。
由於我倆此時體力已經消耗了許多,我們就不走分流炮台之路而直往分流村,以便在村內好好的休息一會。一走進村內就見到村民何先生,何先生表示村內只剩下一家的公公及婆婆而已,而我們向他表示會往大澳方向前行時,他說此路段會比較難走。此時早前的外國情侶也剛好在這裡,我們更當了翻譯,代他們向何先生查詢了路程及分流的資訊。我很喜歡四處遊走,其中一個原因是可以在路上遇上許多人,這些人和事都是能令豐富自己的人生色彩,這天很高興廳在分流村遇上了外國情侶及何先生呢。
道別過後,我和米些繼續向大澳的方向前行。一走過分流西灣上響鐘坳就遇上斜路了 ! 消耗了一定體力及冒汗流浹背的我們,這都是很殘酷的,我們只好靠互相的打氣及意志的向上走,在太陽的猛烈照射下,帶來的帽子及雨傘它們發揮了極大的功效。在前魚灣的一個小溪流休息,吃過了麵包及喝過了水就繼續征途,此時我們在懷疑剩下的500ml 的水是否能足夠支撐我們餘下的路(帶備的有1.5L的水及1L的寶礦力),不過已經沒有補給了,只有向前走好了。
再次起程後不久,我們遇到山泥傾瀉的災區,泥流還堵塞了我們的去路,唯有走出沙灘去找尋另一路口,好不容易地回到山路。這時我們真的知道山泥傾瀉的威力了,然而想不到剛才的封路只是危險路程的開始。走入根頭坳至二澳一段,長草、泥沼、水窪、斷樹... 這真是一個鬼地方 ! 吃力地走到二澳新村,見到海中有人捉魚、挖蠔,此時我們才如釋重負,因為我們終於見到有人了,至少求救有門。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座山都有很明顯的山泥傾瀉情況,這時我才知道大嶼山發生的山泥傾瀉是如此的嚴重,我們選錯了時間來大嶼山呢 !
在到大澳之前,我們還要攀越剩下來的牙鷹角,誰知道一開始那路徑就給因山泥傾瀉而變成了水路,我只好用石塊去拋到泥沼及水中去造路,好不容易才渡過此路段。想起來,我們都很強呢,再糟糕的路我們都克服了,還有什麼就即管來吧(但那些大蜘蛛就不要來了,真的頗嚇人)。我倆懷著到達大澳後能好好的休息及享用飲品的渴望,一步一步的繼續向大澳進發,然而終於在17:45左右,走到看見人煙的大澳了。到達了,我們征服了 !
享用了大大瓶的飲品及在大澳的流手間整理過後,再逛逛大澳後,我們就乘坐巴士回東涌用餐去,在巴士的我倆真是累透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